中国商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官网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培训服务    |    管理咨询    |    融资服务    |    企业舆情    |    对外交流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 >> 管理咨询 >> 企业案例 >> 正文 企业案例

 

中瑞自贸协定难阻高端腕表涨价 关税难影响定价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2014/8/21 15:14:11)·企业案例

  2014年7月1日,《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瑞自贸协定”)正式实施。瑞士向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当属高端腕表,悉数大家熟知的奢侈品腕表,大部分都镌刻着“Swiss made”。
  
  据悉,中瑞自贸协定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商务部长高虎城曾表示,中瑞自贸协定的零关税比例很高,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中方将对瑞方84.2%的出口最终实施零关税;如果加上部分降税的产品,瑞士参与降税的产品比例是99.99%,中方是96.5%。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销售的高端腕表价格比中国香港或欧洲本土高出30%甚至更高,因此在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海外购奢潮”中,腕表一直都是主要品类。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中瑞自贸协定”实施后,中瑞双方将逐步实现双边贸易0关税,但是对高端腕表的价格影响并不高,奢侈品腕表价格涨势依旧。
  
  关税不抵例行涨价


  “高端腕表价格高,板子不该打在关税身上。”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过去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关税是导致奢侈品国内外价格差别的主要原因,事实并非如此。
  
  消费者发现,中国内地销售的高档腕表,价格要比欧洲或中国香港地区高出不少,税费是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还包括内地的运营成本等。假设某品牌的腕表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前的入关价为3万元,那么在价格购成方面——自贸协定实施前关税约占11%,此外还包括17%的增值税和20%的消费税,仅这三项税费加在一起,就达1.44万元。
  
  按照协定,在未来10年中,瑞士腕表将逐步减免10%的进口关税。这意味着每年以1%的速度逐年递减。仍是上述那块腕表,关税从11%减至10%,仅仅降低了300元,即便是将关税降至0,也只便宜了3000元左右。
  
  但是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在奢侈品界,最忌讳的词就是降价、打折。为保持品牌的稀有、高端感,奢侈品集团每年都会对旗下的产品进行1至2次的例行涨价,分别在每年春秋两季,涨价幅度在5%至20%不等。
  
  在北京东方广场的万宝龙门店,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降低关税一事他是从新闻上得知的,公司内部并未就此事进行讨论,而鲜少有消费者问及该问题。“现在大多数的消费者还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因关税导致国内外价格差别很大。”该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作为钟表爱好者,他关注了多家瑞表品牌,多个品牌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以拉低国内外的价差,即在每年的例行涨价中,欧洲本土市场及中国香港市场等涨价的幅度要明显高于中国内地。
  
  “某款表,在例行涨价中欧洲涨了5%,香港涨了百分之4点多,但内地只涨了3%不到,虽然各地区市场间仍有价差,但是价格差越来越小。”该销售人员说。
  
  的确,奢侈品腕表每年都会因为黄金、钻石及贵金属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上涨,运营成本高涨等原因调价。并且,由于手工制造数量有限造成了货源不足,且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心态是“买涨不买跌”。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奢侈品的价格逐年递增在所难免。因此,关税降低受益的仅仅是那些并未被划入价格制式增长范围内的低价入门级腕表,消费者不必到瑞士“海淘”了,国内就能享受到相对低价,而对高端腕表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市场“同价”调整


  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海外购奢潮不仅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限制“海淘”行为,同时奢侈品企业也愈来愈重视这一现象。
  
  “我们总是更愿意在投资之地售卖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在中国投资,而中国人却在国外购买我们的产品,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希望在投资的地方得到回报。”宇舶表董事会主席兼路威·酩轩集团(以下简称“LVMH集团”)钟表部门总裁让-克劳德·比弗在中瑞自贸论坛上表示。
  
  比弗有着“腕表业的乔布斯”美称,这位营销高手曾救活了宝珀,做活了欧米茄,又让宇舶这个新秀在腕表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营销奇迹。2014年他正式出任LVMH集团钟表部门总裁。做宇舶表CEO期间,他就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经常亲临中国了解市场,与消费者沟通。
  
  因此今年2月,宇舶表率先推出了“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同价”政策,随后LVMH旗下的另一腕表品牌真力时也将部分新款腕表实施了该政策。记者发现,“同价”政策采用了“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降低腕表价格的价差是大势所趋。品牌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开店力度加大,投资巨大,但是一方面中国反腐力度加大,“送礼经济”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海淘越来越普遍,使品牌在华投资难以得到满意的回报,调整策略是必然的。”一位腕表代理机构负责人说,但是大规模地实现“同价”或不现实。
  
  他举了个例子,目前实施的“同价”,基本采取了“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相当于中国内地(大陆)的价格略降了10%至15%左右。但是在行业内,很多腕表的销售仍由他这样的代理商们在负责,而腕表销售有一定的周期,且利润并不高,从品牌方拿货的价格是降价前的价格,而“同价”后如果没有对代理商的补偿,代理商损失大或许会造成市场的混乱。
  
  事实上,价格敏感型人群一直都不是奢侈品的核心消费者,这一轮“中瑞自贸协定”的实施,以及奢侈品牌的例行涨价及价格调整政策,并不会撼动核心消费者的产品购买。财富品质研究院的一组报告结果显示,价格仅仅是消费者选择海淘的一个并不充分的理由。国内奢侈品店面服务差强人意,品类、样式不如海外店面多才是广受富豪消费者诟病的因素。
  
  显然,腕表品牌方借着“降关税”的东风提升服务水平,将海淘消费者拉回国内正当时。

 
【 文章作者:中国商业企业风险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