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官网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培训服务    |    管理咨询    |    融资服务    |    企业舆情    |    对外交流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新闻

 

中国制造在德国翻了身 中小企业成领头羊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2013/5/14 16:38:52)·国际新闻
  德国市场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如今“中国制造”也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产品正慢慢改变“廉价质低”的形象。   在德国莱比锡国际车展上,华晨的轿车引起轰动,观众向它投来惊喜的目光,德国媒体高呼:“中国人滚滚而来!‘中华’开始了欧洲长征。”   “德国是世界出口冠军,‘德国制造’更是闻名于世,而德国技术标准更成为国际质量标准的顶峰。他们认为,‘攻占’了最难的德国市场,等于取得全球市场的胜利。”日前,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德国经济部官员莫尔斯博士说,作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德国从中国进口的高端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40%,改变了低端产品“统治”的局面。   中国汽车专卖店开在德国   长期以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远销海外,但给人的感觉总是“廉价质低”。很多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商甚至表示,不愿意把工厂设在中国,因为会让消费者误认为该品牌也是“廉价品”。有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表示,应该改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如今,“中国制造”产品遍布德国商店,其种类也已从诸如衣、鞋等低端产品向机电等高端产品拓展。这与10年前的中国货在德国曾被看作是“低质的便宜货”大不一样。   据记者了解,当时德国人曾断言,制造汽车这样的高端产品,是经验不足的中国企业和低成本劳动力所无法掌握的。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正在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位于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的沙尔玛赫汽车专卖店,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商家——销售中国产家用轿车华晨尊驰。目前,他们每天销售华晨尊驰达到10辆。而大众汽车、奔驰、宝马等德国汽车巨头还纷纷表示,今后几年将从中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刹车、油泵、车轮、转向系统等零部件。   华晨汽车的“德国之旅”很有代表性。2005年4月,在德国莱比锡国际车展上,华晨的中华轿车曾引起轰动,因为这是第一辆完全中国制造的汽车。德国观众对华晨汽车投来了惊喜的目光,有人赞叹那款车是“一款外形设计有着独特审美思想的车型,洋溢着‘中国元素’,驾驶操控和制造质量并不逊色于欧洲汽车”。而当地媒体也用“轰动”一词评论着华晨。他们高呼:“中国人滚滚而来!‘中华’开始了欧洲长征。”《新德意志报》开宗明义:“莱比锡AMI车展的诱人处和轰动处,来访者可在第3展厅见到。中国汽车制造商华晨汽车公司在那里展出第一辆,专为欧洲市场开发的车型。”   同年8月,华晨又开进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五大国际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参展的德国汽车厂商说,中国制造商十分重视质量,他们打算从2010年开始进入欧洲汽车市场。对此,华晨研发中心总经理笑称:“因为中国汽车的进入,欧洲人现在也说‘狼来了’。”  中国产品走出低端怪圈   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造船业。日前,浙江一造船公司与德国奥特曼运输公司成功签订了4艘4250标箱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2.4亿美元。而中国造船企业还揽下了为德国维尔纳·搏克施帝格海运公司打造8艘6800吨散货轮的大生意,总造价超过1.1亿美元。   电信设备等领域亮点也很多。大连路明科技集团制造的全彩大屏幕,河北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凯泽斯劳滕足球场提供的全世界最大的足球场太阳能屋顶发电工程,都成功打入2006德国世界杯赛场。珠江钢琴在“钢琴王国”也开始畅销。联想公司在专业用户的基础上,明年初将开始大举进军德国大众电脑市场。康佳、TCL等厂家生产的数码产品在德国连锁商店卖得很火。此外,由中国企业贴牌生产的高端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拉尔贝教授认为,中国商品正慢慢走出“低廉价格——压价竞销——贸易摩擦——出口受限——资金短缺——提升产品结构受限”的怪圈。   一半员工在研发部工作   德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阿科尔负责人理查德博士,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02年,他们已经圈定了一些公司,邀请他们投标建立宽带互联网。这时,一位华为高官打来电话,询问能否让华为也参与这份合同的竞争。华为人很快拿来一份无可匹敌的报价。最后,华为为他们提供了覆盖德国全境的新一代具有强大IP处理能力的SDH系统,其节省费用近30%。   据华为欧洲区总监姚伟杰介绍,他们差不多有一半的员工在总部的研发部门工作,每年有不少于10%的投入用于研发方面。   而“机灵”的海尔则在技术上避开国际大公司的强项,找空档适合德国人的“口味”。海尔在这个“啤酒之国”推出了海尔变频冰箱,其销量节节攀升。同时,海尔的“三超双新风”空调,前不久还一举摘得代表全球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德国IF工业设计奖”。   在德国考夫等大商业机构的“全球采购”名单里,记者几乎都能找到中国的位置。而他们的答案往往是,“地域不是问题,品质才是关键”。因为很多高端中国产品已经达到了欧洲标准、德国标准。当然优惠的价格无疑是吸引德国经销商的一大利器。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高端制造的价格优势甚至能达到1/3。   中小企业成领头羊   令记者意外的是,高端“中国制造”的领头羊竟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总部设在沿海城市宁波的华翔集团,从一家生产医用药瓶的小企业一跃发展为汽车塑料零部件生产商,该公司一直是大众汽车中国业务的供应商。   同样,提供太阳能设备的中国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柏林建立了他们的欧洲总部。如今随着德国政府“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全面展开,他们在德国的销售比重已经占其总销售的50%以上,尚德公司总裁施正荣还因此成为中国的新“首富”。   与低端产品生产相比,高端产品生产的利润率明显高得多。统计表明,中国的高端产品在德国平均净利润率为20%,而低端产品利润率则在2%左右。而且,中国高端产品出口德国等欧洲国家,目前还没有受到“反倾销”等不平等待遇。   中德高端产品差距还有5年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德国消费者虽然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形象越来越认同,但与同样来自亚洲的日韩产品相比,中国高端产品仍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德国人说,日韩产品“技术实力强、质量好、外观漂亮,而且非常环保”。   对此,拉尔贝教授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制造”正在走“德国制造”的老路。二战后,欧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坚持要德国人在他们的产品上注明“德国制造”字样,初衷是作为一种带有侮辱色彩的惩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凡是印有“德国制造”的商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德国制造”最终成为了“质量高、信誉好”的代名词。   专家们认为,“中国制造”要与“德国制造”和日韩制造等“平起平坐”,需要做到五点:   首先,今后需要加大产品科技含量和专业化。产品专一的结果是,令产品更能成为全球领先产品。其次,中国企业必须急迫地加强品牌意识。再有,中国的跨国公司应招聘更多拥有英语德语等外语能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国际化人才。此外,中国企业要多思考推出国际品牌所伴随的社会问题,也要习惯面对媒体及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关注。   “中国相比德国,还有‘将来’的优势:中国高端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很低,中国的要素成本优势也很显著,平均劳动力成本为德国的1/20。”拉尔贝教授说,“其实,中德高端制造之间的差距,应该只有5年。打头阵的中国企业胜利了,那么后面的企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来源:世界新闻报
 
【 文章作者: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次数: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