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培训服务
|
管理咨询
|
融资服务
|
企业舆情
|
对外交流
|
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新闻
俄再推大型国企私有化 筹资目标至少200亿美元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2013/5/14 16:34:01)·国际新闻
俄罗斯政府日前宣布了一个令国际经济界瞩目的消息:俄计划在2011年至2013年间对11家“重量级”国企和国有银行进行部分私有化。这将是前苏联解体后俄政府的又一轮大型国企私有化进程,其规模仅次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证券私有化”,有专家已将其称为“私有化2.0版”。 靠私有化筹资 目标至少200亿美元 根据俄经济发展部与财政部的协商结果,未来三年内将被部分私有化的国企和国有银行包括: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统一电力系统联邦电网公司、俄罗斯水电公司、现代商船股份公司、俄罗斯农业银行、外贸银行、储蓄银行、俄罗斯农机租赁公司、俄罗斯酒业公司和联合谷物公司。这一名单尚未得到俄政府和总统的最终批准,预计此次私有化时间表将定在今年11月以前。 据俄媒体报道,改革之后,俄政府仍将拥有统一电力系统联邦电网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现代商船公司各75%的股权,其他8家国企和银行中,政府的持股比例均为51%。也就是说,减持后国家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 尽管如此,由于目前政府对上述公司持股比例高达60%至100%,所以此次政府出售国有资产的规模仍然不小。按照当前汇率折算,俄政府此次计划筹集的资金少则200亿美元,多则300亿美元以上。 俄经济发展部长纳比乌林娜7月29日表示,私有化的方式既包括向战略投资者出售资产,也包括在境外公开上市售股。 为保证国企私有化的公开透明以及收益最大化,俄政府初步计划聘请20家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和咨询顾问,其中11家为外国投行。从名单上看,国际知名投行几乎全部囊括其中。 出售国有资产 意在弥补赤字调整结构 与上一次私有化的目的不同,俄政府此次出售国有资产,主要出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从客观层面来看,俄急需资金来填补预算缺口。俄财政部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4%。根据俄政府上月公布的未来三年预算方案,2011年至2013年,俄预算赤字将分别占GDP的3.6%、3.1%和2.9%。以2011年为例,预算赤字将高达1.8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29.7卢布)。为弥补赤字,俄政府计划采取举债、提高征税标准及国企私有化等多种手段。 从主观角度来看,俄政府希望通过私有化来降低目前过高的国有成分比重,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民间投资,改善国企的经营管理。纳比乌林娜表示,国企私有化虽然是弥补俄预算赤字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私有化同时也是为了推动结构性改革。她说,目前俄罗斯经济中国有成分过高,应当逐步降低,“我们希望开展竞争,发展私有经济”。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近年来多次批评俄国有企业缺乏效率,要求对垄断性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革,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今年6月,他宣布将战略企业数量削减到原来的20%。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旨在为俄国企大规模私有化创造条件。 在售资产具升值空间 受投资客青睐 俄政府出售国有资产的计划公布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上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待售资产均为俄经济领域的优质资产,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日趋明朗,这些资产具备升值空间,有望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追捧。 当然,俄舆论对此次出售国有资产也有质疑之声,如有人担心重蹈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的覆辙,导致国有资产被贱卖,催生新一轮腐败。但无论是从俄政府的官方表态、具体举措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来看,“国退民进”将是俄未来几年内经济改革的一大趋势。
【 文章作者: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 文章来源:
不详
点击次数:1051
项目合作
|
服务平台
|
加盟合作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党建领导机关: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 技术支持:中商联 中小商协 / 法律顾问:北京首联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石油和化工规划院418室 / 联系电话:010-64281700/ 传真:010-64235600 / ICP备案号:
京 ICP 18028309号-1